这番话自然不是无的放矢的,因为事实确实如此,事实甚至比酒中仙说的还要更加严重一些。
这个世界很残酷的,真若是被人找到了一些破绽,到时候确实可能百口莫辩。
“是,晚辈谨记前辈的教诲!”。苏毅应道。
“嗯!”。酒中仙点了点头。
苏毅跟着酒中仙回到了会稽城之中,会稽城经过了之前的动荡,逐渐恢复了平静,这样历史悠久的古老城池,抚慰伤口的能力还是十分强大的,所以,现在已经变得井然有序起来。
但蚌精之事所造成的影响显然不会那么快消失的。
只是这些事情与苏毅等人似乎都没有太大的关联了,继续在会稽城停留了几天时间,齐子丞院主处理完了公务之后,便打算启程回去了。
实则上这段时间已经有一些贵勋世家出身的读书人离开了,他们家族之中都有护卫,倒是不用与大部队一起回去,而且不少贵勋家族的人觉得与大部队一起回去,目标那么大,危险系数比他们自己回去要高的多,这也是许多贵勋出身的子弟不愿意跟着大部队一起回去的另外一个原因。
也不光余杭府的人开始返程,包括其他不少州府的人也陆续开始返程,省城之行,真是惊心动魄啊,现在想来,蚌精之事,依然让许多人有一种心有余悸的感觉。
但现在好在一切都过去了。
离开省城之前,苏毅的几名友人,张兴国,孙绍,陈兖都前来为苏毅送别。
张兴国的堂弟张兴明虽然是贵勋子弟,但此人倒是没有许多贵勋子弟的风气,与苏毅他们一起回去,而张兴明此人,本身看着有些木木讷一些。
读书很用功,天资可能不是特别的厉害,但比较勤奋,在加上家学渊源,所以知识面还是很广的,因此他在府试的时候考中了第十名。
“此一别,再相聚就要到十月份了,我等也要抓紧苦读,希望能够在十月份乡试的时候,可以与子恒兄一起中举!”。张兴国不由有些感慨的说道。
府试本身就已经很困难了,更何况乡试呢,三年之前,张兴国考中秀才的时候也踌躇满志,觉得定然可以中举,但是当参加了当年十月份的乡试之时,却名落孙山,张兴国第一次领教到了科举的残酷性,实则上,他身边不少人都是多次参加乡试,但能够中举之人实在是太少了。
乡试之所以这么难,是因为每一次乡试,整个江浙省也只录取一千人而已。
江浙省人口接近三亿,而且是科举大省,三年一次的乡试才录取一千人人,可以想象一下,乡试的残酷性到底有多高吧。
当初那张青张秀才,连续三次乡试落榜,这其实不算什么,有人考到七八十岁,都一直无法高中举人,天运大陆的科举考试可比中国古代的科举考试残酷的多了。
苏毅说道,“我也如此希望,那咱们十月份的时候再见!”。
“好,十月份的时候再见!”。张兴国等人说道。
随即张兴国又与张兴明简单的交谈了几句,随即余杭府的众人便要出发了。
大部队在余杭府护卫的护送之下,朝着城外行去。
许多老百姓都站在街道的两边看热闹。
隐约间听到有老百姓说到,“苏毅就在这支队伍之中呢!”。
“哪个苏毅?”,接着有人问道。
“就是那个苏毅苏子恒啊!”对方回答道。
接着无数人惊叹的声音传出,除了惊叹声之外,还夹杂着苏毅苏子恒是文曲星下凡,十月份乡试,苏毅苏子恒必然高中一类的议论声。
苏毅并未去聆听周围那些嘈杂的声音,他坐在马车之中,闭目沉思着一些文章的内涵,这大概属于一种冥想的方式,苏毅休息的时候,很喜欢静静的去品读各种各样的诗词文章。
很快,余杭府的大部队便来到了会稽城外面,苏毅打开了窗帘,看了一眼会稽城的方向,这段时间虽然短暂,但在这里,发生了太多的事情,期待十月份乡试,能够在此地一鸣惊人。
在会稽城第一高楼明月楼顶楼,一名女子,一直注视着余杭府这支队伍,直到彻底看不清楚踪影,她依然未曾收回自己的目光。
“小姐,苏公子已经离开了,咱们回吗?”。小倩轻声问道。
“回吧,回去晚了,被爹爹发现我偷偷跑出来就不好了!”。曹紫珊说道,恋恋不舍的收回了目光,心里带着些许的期待,些许的担心,与小倩一起离开了明月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