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后,白朴还要带着人玩第二场,林剑对灯红酒绿、吵吵闹闹的地方不感兴趣,便带着王梦颖先走了。
车上,林剑问,“本来想跟你单独过平安夜的,没想到。。。”
王梦颖还在揉着小肚子,“没事啊,人多挺热闹的,而且也吃了好吃的,这是我在外面吃过最好吃的饭。”
林剑大笑,“不至于,以后有机会吃更好的~”
“那多不好意思,对了林先生,刚才光顾着吃,还没说理财的事,不知道您考虑的怎么样了?”
林剑一阵无语,这姑娘也太执着了吧,这会儿还没忘呢,“那什么,理财的事改天再说,今天专心先专心过节~”
王梦颖一嘟嘴,“好吧~”
林剑赶紧转移话题,“现在回去太早了,要不我们找个地方转转?”
“额~可以是可以,但去哪呢?”
“这大冷天的,吃饱喝足,要不去洗温泉?”
“啊?不了不了,太晚了,不合适~”王梦颖推脱之意很明显,虽说她也想一跃枝头变凤凰,但女人必须要矜持,没怎么着呢就跟人洗温泉了,就算让林剑得手了,以后也绝不会怜惜。
到手的肉还能跑了?林剑安慰道,“放心,到时候开两个房间,泡完了你回房,我让人给你做个spa按摩,按摩之后好好睡一觉,明一早再回来。”
“这。。。”
“别犹豫了,我还能吃了你不成?就这么定了~”
根本不给人说不的机会,直接开车奔着昌平就去了。
洗温泉必须要到小汤山,过去那里可是皇帝包场,现在估计没几个泉眼了,但多多少少还是能沾点边的。
而且杨橙带王梦颖去的是私人温泉会所,至少不会用自来水加热坑人。
据《昌平文史》载:“小汤山,孤峰峙立,卵石如麟,通称汤山,实为三座孤立之山,最高峰海拔50.1米。其西较大,三峰形似笔架者称大汤山;其中仅有怪石凸起称小汤山;其东最小称后山。山麓多泉,沸如汤也,人不及近,古视沸水为汤,故名。”
早在1500年的南北朝时期,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中就对小汤山温泉有“湿水(今温榆河)又东,经昌平县,温水注之,疗疾有验”的记载。
明代顾炎武《昌平山水记》称:“汤山,在昌平州东南三十里,有温泉可浴。水经注,湿水(今温榆河)又东温泉水注之,疑即此也。”
清代于敏中等所编《日下旧闻考》说:“州东三十里汤山下有温泉,行宫在焉。”这里的“州”是指昌平州,也就是今天的CP区。
民国时期郭则沄《十朝诗乘》载:“近畿有大小汤山。小汤山离宫,康熙时想并建,苑中水性特燠,千叶莲九月犹花。”
小汤山自古以温泉而闻名,远在辽代,契丹人便在小汤山设“汤池院”,萧太后于泉池中沐浴。
元代将此温泉称为“圣汤”,后来明中期更是辟为皇家禁苑。
清廷入关后,将小汤山划为皇家禁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在前朝禁苑的基础上扩建为汤泉行宫。
玄烨还写了一首《温泉行》诗:“温泉泉水沸且清,仙源遥自丹砂生。沐日浴月泛灵液,微波细浪流琮琤。初经石窦漾暄溜,烈势直与炎曦争。潆洄碧涧落花驻,掩映翠巘霜林明。”
后来,喜好享受的乾隆再次对行宫进行扩建,向北拓地建起一座清幽的园林,《燕都名山游记》载:“到乾隆新建行宫时,修浴室,并把龙王庙迁至汤山东麓。温泉附近为行宫,前宫以北又拓地为后宫,帝后常来此沐浴。”
扩建后的汤泉行宫布局严密,前宫遍制殿宇楼客阁,是皇帝处理政务、饮宴大臣和安寝之所;后宫则山清水秀,堂轩亭客点缀其间,错落有致。
一座小山掩映在千竿翠竹之中,因名“竹竿山”,山巅北崖上镌刻有乾隆皇帝御题的“九华分秀”四个大字,乾隆曾多次来此地泡汤休息,甚至驻扎在此办公。
晚清时,慈禧太后也多次到汤泉行宫沐浴,称其为京畿之“一盆金汤”,每次到此还必吃当地特产金边藕,此藕口感清脆,有清热舒心、生津止渴、提神醒脑之功效。
可惜在光绪二十六年的秋天,汤泉行宫被八国联军的炮火毁成一片废墟,民国初年,袁世凯的长子袁克定来此避暑,将前宫稍事修葺,并盖起一座浆黄色的两层西式洋楼...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