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语言都是重复
一切交往都是初逢”
“一切爱情都在心里
一切往事都在梦中
一切希望都带着注释
一切信仰都带着呻吟”
“一切爆发都有片刻的宁静
一切死亡都有冗长的回声”
因为惊艳,因为悲愤入骨,也因为放在第一首诗的位置,评论这首《一切》是人,自然是最多不过的了。
甚至因为这诗的格调,先入为主的整本书读下来,再看海子的:“阳光打在地上/并不见得/我的胸口在疼/疼又怎样”,瞬间联想白小安同学的病史,再脑补一下十四五岁的小孩在绝望的状况里挣扎病痛的景象,感性点的都差不多看哭了。
以至于后来,即使读到春暖花开了,也感觉笼罩着悲凉。
于是一个星期,《光》这书的黑暗致郁风就给大众定下来了……之前他还觉得人家弈城的《沿长》风格诡异意境忧伤,其实在大众眼中,他自个儿才是催泪核武器。
于北岛,也许大多数人还是很陌生的,但了解的人,都知道这位被中国驱逐的诗人是个超级大牛——北岛曾获过诺贝尔文学奖提名,而且不止一次。
那是位坚定而偏激的挑战者,在那个特殊的时代里,内心怀着别人所不曾有的东西,尖锐的对变异社会表示了出怀疑和否定,带着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以及对民族生存的忧患意识,直面黑暗和荒谬。
《回答》里一句“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意大利炮级别的高级黑,一支笔黑的人肝胆俱裂。
然而前世孤陋寡闻白安并不知道这些,他是这辈子在系统兑换的近代史大全里才知道的。
他没《回答》那么大的怨气,晨读的诗,戾气不会太深,最多只有悲哀,《一切》已经是底线,《回答》自然也就没有收录进诗集。
“有人说,生活是一杯浓浓的苦丁茶,得志时,一饮而尽,虽苦而甜;失意时,茶饭不思,难以下咽。生活是一个永远哭哭闹闹的孩子,喜怒无常,你不能触犯它,只能它欺负你。
人只有经历了人生的大风大浪大起大落之后,才有资格谈论生活,谈论生活的一切。显然,白安是具备这种资格的,即使他这么年轻。
白安是以一颗不知疲惫的心,在世间游荡的。他遭遇了生命的冷漠,孤独的袭击,面对血缘者的不怀好意,甚至恐怖病痛的无情折磨;
当挫折、苦难、无助……层层包围打击一齐疯狂袭来时,所有正常人都会感到疲惫与徘徊,逞论这个孩子。这时,语言是重复的,信仰是受伤的,甚至,一直懒以生存的勇气与希望,都将变成镜中花,水中月,生命重复着开始与结束,在那样的境况下,却尽显苍白无力!
我想象,白安是在最绝望不堪的境地里,把自己所有感官眼神到最大的程度,以异样的角度,用最为挑剔的眼光审视爱情、自由、欢乐、苦难、希望以及死亡等人们共性
生活是什么?希望来自何方?应该走向哪里?
如所有诗人一样,白安在自己生命燃烧的时刻,付出了沉默的思考与追求!”
ps:没有进宫面圣,只是在考试的地狱里翻滚了一圈……滚回来了。最近开始两更,妈蛋,这回绝壁要挂科了。
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