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久,看了好多大夫都没用,后来村里的刘仙婆说是鬼怪缠身,需要找一个姑娘来冲喜。
她托媒婆帮忙找了那么久,只要别人一听说她儿子的情况,都纷纷的摇头。
那段时间,她是真的愁的不行,一是只要正常一点儿的人家都不会把自己的女儿往火坑里推,二是有些人也可能有那个心思,但是一听到自己只能给三两的聘礼,便果断的拒绝了。
后来,还是晓晓的爹程大贵亲自找上门,说是他可以把晓晓嫁过来冲喜,但是得需要五两银子,一点儿都不能少。
五两银子,差不多已是她所有的家当了,她当时有些犹豫,因为儿子还得需要银子来治病。
程大贵见王大婶儿纠结,丝毫不客气的撂下一句话就走了:
“看来你那儿子连五两银子都不值。”
就因为这句话,王大婶儿突然想通了,当即找了媒婆去下聘,又挑了一个最近的好日子,匆匆忙忙的就把晓晓给娶进了门。
其实按照程大贵说的,直接给他五两银子,就可以把晓晓给领回家了。
但是她一点儿也不想委屈晓晓,她儿子到底什么情况,她还是了解的。
因为愧疚,因为不忍,所以成亲该走的流程她全都走了。
只是她儿子最终还是没熬到成亲的当晚,直接喜事变成了丧事。
她心疼晓晓还是一个孩子,也曾劝说晓晓离开,但是晓晓铁定了心思留在了这里。
无论程大贵上门要几次人,她都不愿回去。
同是一个村的,王大婶儿自然也听说了晓晓在家里过得猪狗不如,见晓晓如此倔强,她索性就随着晓晓,阻挡程大贵来要人。
大不了等晓晓再大一些,她再帮晓晓找一门好的亲事,总比被她亲爹亲娘又随随便便的卖给谁强。
就这样,晓晓成了她的家人,在慢慢的相处中,王大婶儿心里对晓晓更加的肯定,直把她当做亲闺女一样看待。
因为晓晓的关系,她和程氏一家的关系是真的水火不容,好几次程大贵来要人,她都不愿意给,后来惊动了村长,有曾经下聘的文书作证,村长自然是站在她这边的,训了程大贵一通,程大贵这才悻悻作罢。
“马秋英,晓晓嫁过来的时候才九岁,只是一个孩子,而且当天你儿子就死了,所以这亲是做不得数的。要不是你坏了良心,在晓晓面前说三道四,晓晓会不回来吗?”
程氏鄙视的看着王大婶儿,她就不信,晓晓不回来,这里面没有王大婶儿的“功劳”。
本来那时她见王成顺死了,就和当家的商量着把晓晓给接回来,等她再大一些,给她寻一个人家,好歹再还能换来一些银钱,结果没想到,晓晓那丫头死活不肯回来。
你说,她能不生气吗?能不恨吗?
“我才没有乱说,要是你在家对她好一些,她会不跟着你走吗?”
“那是我的闺女,我想怎么对待就怎么对待,用得着你在这里装好心吗?”
程氏走到青青的面前,直接拧住了青青的耳朵,
“你这个死丫头,是要学你姐那样,成一个喂不熟的白眼儿狼吗?还不赶紧回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