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故事得从公元前496年说起。
这一年,越国老王允常去世,嗣子勾践继位。这一段历史,谁会不知道呢,但凡学过历史的人都知道。所谓“新官上任三把火”,帝王交相都是一样的,他要显得他有作为,所以大刀阔斧地进行政治改革是必不可少的。并且他听从了范蠡的建议,把京城由会稽山南丘陵地带,迁移到了山北的平原,以期有更大更广阔的天地。
有时候,我们对对手比对朋友更关注。因此这引起了吴王阖闾的密切注意,他意识到这位年青的刚二十出头的君王对吴国的政策已由守转攻,野心勃勃地想领导越国登上国际舞台。一个毛头小子,真是初生牛犊,不知天高地厚呢,阖闾对他的臣子们不无讥讽的说。阖闾的臣子们看到国王年老体衰,心里想着你还不一定能够斗得赢这初生牛犊。他们的焦虑和阖闾的焦虑是一样的,这是权势急剧下降的焦虑,在这一点上,却是君臣一体。阖闾因此执意想在他的有生之年彻底解决吴越两国存在的问题,当他听说越国允常去世,认为伐越的最佳时机到了,当时他也为了证实自己还身强力壮,挽回大臣们对他的信心,他决定御驾亲征。为了给越国致命一击,他详细地计划着,最后打算从陆路直接进攻,从南向北地攻打越国。
勾践很清楚,越国由于迁都,已失去了会稽山天险的屏障,这是他当初迁都时没有想到的。在这样的紧急关头,他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其实能有什么对策呢,敌人正大部队前进,正朝自己的家门口奔来了,当然只能硬碰硬了。最后,勾践再一次听从范蠡的建议,亲自率领大军至槜李,摆好阵势以逸待劳,挡住了南侵的吴国大军。结局我们也都知道,最后,吴军大败,死伤不计其数。而吴王阖闾也被越国大将灵姑浮用短戈击中,伤其脚趾,阖闾仅穿着一只鞋子,在禁卫军的保护下狼狈逃离战场。
阖闾回国后,虽然多方调治,但是因为他内心气闷,天天咬牙切齿地恨勾践,只想等伤好了去报仇,可是最后伤势却越来越重,他意识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于是弥留之际,把吴国储君夫差喊到身边,吩咐夫差一定要为他报仇。夫差立誓一定为他报仇,阖闾这才放下心来,他看着夫差,想用手摸他的头,可是他却举不起他的手了。夫差看到他微微动了几下的手指头,明白了父亲的意思,他把头埋进阖闾的手掌,阖闾动了动手指,摸了一下夫差的头,最后,他的手垂了下去,最后他努力微微地笑了笑,头一偏,去世了。
故事到这里,我们明白了,这以后,就是两个年青君王的争斗。他们都刚刚继承王位,他们都血气方刚,他们都想有一番作为,他们都想子承父业。于是,我们不得不这样认为,为什么吴越之争会越来越激烈,也许跟两个年青的君主有关。年青,有太多一往无前的勇气,从来不会考虑后果。
夫差在经历了丧父之痛后,没有哪一天不想着为父亲报仇。他继承大位后,“日夜勤兵,练习战射”,并任命伍子胥为宰相,君臣两人同心协力积蓄钱粮,制造武器,组编军队,为征讨越国做准备。
而勾践呢,不可避免地沉浸在槜李之战的胜利之中,还在为这一难得的胜利欢呼雀跃不已,甚至麻痹大意地认为吴国因为这一战吓破了胆,在短时间内应该没有来侵犯越国的胆量。当他听到探子密报,说伍子胥在太湖一带操练水陆两军时,勾践也全然不放在心上,他轻蔑地笑了笑,对身边的大臣说,伍子胥操纵的水陆两军,在家里耀武扬威还是没问题,也是,治安嘛,也要搞好。大臣们有的和他一样骄纵,剩下的也不敢说真话,于是附和声一片,都拱手作揖说大王英明。
臣子们谁不想消停呢,他们对争斗不感兴趣,太平日子总归是好的,他们可以吃喝不愁,至少没有性命之忧,大部分臣子还是渴望和平的,这是人类的共性。除了少数有能耐的武将,想通过战争升官发财,还有的人君臣一心,把君主的事当作自己的事,积极备战。就像伍子胥。
公元前494年,伍子胥认为水陆两军已操练成熟,便向夫差建议攻打越国,夫差大喜。因为他知道,伍子胥能够建议攻打越国,那么他们的胜算之大,夫差是很有信心的。于是他下令择日发兵越国为父王报仇。勾践自然不甘示弱,夫差还未起兵,他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不顾范蠡和文种的反对,立刻派出3万精兵攻条吴国。年青的君王,也想通过战争来赢得自己的声望,臣子们越是反对,他越是执念,想以此证明,君王比大臣有能为,于是他命令范蠡和文种留下,把一干反对他出兵的臣子都留下。他洋洋得意地想,你们就在家里准备迎接我得胜归来吧。
勾践等不及以逸待劳,他下令越军战鼓大作,雄纠纠气昂昂地开赴吴国。勾践洋洋得意地想,吴军现在应该被他们的战鼓从梦中惊醒了,这个时候应该也是越军抢滩登陆的最佳时期。勾践命令越军战船随着战鼓的指挥分为两列,同时开始按照岸上的火光...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