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公公心里也舒坦,秦枫毫不犹豫就接下自己的好,说明人家没拿自己当外人,也不避讳自己是太监,不在乎被冠以阉党之名。
这是个人才,是个能留下的人才!
莫离对秦枫微微一笑,问道:“听舒巡抚府上人说,秦公子打算一字千文,重金礼聘一百名文士,参与编撰字典?”
秦枫点头:“是这样,字典有字成千上万,编撰的人数少了,得花费很多时间。而且,只是为一个字注音,注释,对文人学子而言,也不算难。不过,参与编撰的人要在字典上留名,所以也不能太多,得选学问好的。”
莫离点头道:“参与编撰的文士,能留名字典,就已经是莫大的荣耀了,秦公子干嘛还要重金呢?一字千文?”
秦枫坦然道:“一则,读书人为字注音,注释,出工出力,理应获得报酬。字典留名也是感谢其尽心尽职。前人之事后人之师,以后就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愿意为公众服务。二来,我有支出,才能名正言顺获取收入。所以字典后面还会为一些家族留名,感谢他们出银子协助字汇成典。如同修桥补路的善举,需要立碑篆刻铭记。而且此事我也算有功,得些银子也在情理之中。”
“说得好!”汪公公一拍大腿:“这银子,该给!你赚的,该拿!”
知己啊知己!汪公公脸上,满是欣慰。自己一直被人说成贪钱,爱银子。可有谁知道,自己到处搜刮的银子,大多数,都是送进京城,进了皇上的内帑?而皇上的内帑,不都是用在大华朝身上了吗?至于自己留点结余,那是自己该得的酬劳!辛苦费啊!
“秦公子真君子,坦坦荡荡!而且言之有理。莫离现在知晓,秦公子并非一时际遇。而是胸藏文墨,腹有谋略。只待风云际会,自然一鸣惊人!”莫离正色对汪公公道:“若是朝廷多些秦公子这样的人才,大华复兴,指日可待!”
“朝廷?”汪公公冷笑一声:“那就是个大染缸,白的进去,乌里把秋的出来!秦公子和我们一样,只善于做实事,没有花花肠子。但这般言行,进了朝廷,恐怕会被人吃得连渣都不剩。”
秦枫笑道:“我是不用为此事担忧,因为我进不去朝廷,我是没有能力金榜题名的。我就想,和公公说的那样,做点实事,赚点银子,以后纳捐个举人。”
汪公公摇摇头:“秦公子,万万不可!你很快,就会誉满士林,成为读书人的楷模。你考不中举人没有关系,可绝不能去纳捐。那些读书人,对纳捐深恶痛绝。你是名人,又是楷模,一旦他们对你失望,更会群起攻之。你做对是错,做错也是错。一辈子你都躲不过他们的死缠烂打。他们一旦翻脸不认人,就会把你往绝路上逼,连带你的家人,朋友,都不会放过!我太了解这帮读书人了!”
莫离也点头道:“公公肺腑之言,也是金玉良言,秦公子可要慎重。”
秦枫心里一阵失落,但也明白,汪公公说的一点没错。只是自己以前在逃避,没有去深究这个问题,因为这是自己的一个希望,也是自己成为举人的唯一之路。自己怎么可能去堵住自己的唯一之路呢?
也因为,自己如果籍籍无名,纳捐也就纳了。人家虽然鄙视你,同时也懒得理你。
说起来,自己这又是,为名所累。
如今,旁观者清,美丽的肥皂泡泡,被汪公公一指戳破!
唉!举人也就罢了,我好不容易穿回古代,连三妻都没有资格,那有什么意思呢?
汪公公见秦枫一脸落寞,宽慰道:“秦公子无须烦恼,男人立业,功名利禄,不仅仅只有科举一路。秦公子若是愿意,还可加入皇上亲军。以秦公子才能,必定能飞黄腾达,一样功成名就。还不用在朝廷,受那些鸟气。秦公子不入朝廷,在地方,在民间,没准儿还能做出更大的事业!”
皇帝亲军?锦衣卫?算了,锦衣卫以后的麻烦可多了。如今有舒巡抚的大腿,再攀上这汪公公,进锦衣卫,还真不如我开银行。
秦枫一念至此,当即笑道:“锦衣卫也要受人管制,行事不自由。汪公公说的对,我若有才,哪里都能留。我就在这南昌,好好地做买卖,争取做个大大的买卖。也不辜负,汪公公的眷顾!”
汪公公也没想...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