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斌与他们的冲突,的确是利益上的冲突,可归根结底,还是理念上的冲突,这个是很难缓和的。
就在郭斌为了马元义的事儿纠结不已的时候,他收到了袁绍的来信。
信中说,国舅爷何进要有大动作,正收缩势力,广招党羽进京,郭斌亦在此列,要他早做准备。
收到这封信后,郭斌与戏志才、郭嘉、赵云、徐庶等一干文臣武将商量了整整一夜,方定下了基本的方略。
果然,过不了几天,郭斌便收到了朝廷的旨意,命郭斌火速进京。至于是什么事儿,则一字未提。
太平道起事在即,在这个节骨眼上要郭斌进京,为了什么事儿用脚后跟想也知道。可是郭斌的全部家当都在阳翟了,他的根基也在阳翟,若是进京的话,一旦太平道提前举事,不忿之前在阳翟吃的亏,举大军来攻的话,由谁来守城?怎么守城?这都是问题。而且阳翟县四周郡县皆是太平道,可以说是处于大军包围之中。若是太平道举事后,想要呼应京师,拿下阳翟就是必然的选择。
阳翟处于颍川郡的最西北角上,虽距离京城的直线距离最近,却无法作为大军由颍川进入京师的桥头堡。因为阳翟县西北皆是高山密林,要想从此率军进入洛阳,便需要绕道长社。可是,阳翟却是可以作为颍川郡太平道的大后方的。
若官军大军进攻的话,阳翟便是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地方。万一打不过,大可钻进山中,便尚有进退的余地。若有熟悉道路的人指引,翻过大山进攻洛阳也不是不可能的。
历史上的阳翟,在黄巾之乱时,就是个贼窝,是颍川太平道的大本营。因此波才在长社大败时才会往阳翟跑,也是到了阳翟后才战败被杀。
也就是说,等到二月份,太平道举事之时,阳翟肯定是处于十几万大军的包围之中的。至于太平道会不会因为当初在阳翟吃过大亏,而不顾大形势地大举来袭,就不是郭斌他们能预测得出来的了。因此,此去京城,风险很大。
可要说不去京城的话,郭斌与何进一系的关系便算是掐断了,他之前所做出的努力便也都付之流水。要知道何进马上就要被任命为大将军,直到天子刘宏去世后,他才被宦官杀害,期间还有五年时间。
况且,若想要遏制太平道,使其不能顺利占领京城,破了他们以京城为中心,冀州、兖州、豫州遥相呼应的局势便至关重要。否则若太平道竟能真的攻破京城,京畿一旦在太平道占领之下稳定下来,波才下一个目标肯定是像一把插在自己软肋上的尖刀一般的阳翟县。
届时,十几万大军围城,加上外无援兵,城破便不远了。
因此,京城是必须要去的,只是却要将一切安排得妥妥当当才行。
经过一番商讨,郭斌决定带着戏志才、郭嘉、荀彧、关羽、张飞并一百特种部队进京,这样既能有自保之力,又不虞太过招眼。当然,董杏儿是要同行的。留下赵云主持县中大局,徐元直从旁辅佐,又有樊阿相助,管亥坐镇伏龙山庄,正是便宜。司马徽沉溺教学,正竭尽全部的精力与时光用于教授学业,于这些俗物,并不甚放在心上。
赵云身为阳翟县丞,郭斌不在的时候由他主持大局,正是便宜。况且阳翟县的士兵都是从他手上练出来,必不至于出现不听指挥的现象。赵云本便是谨慎认真的性格,再加上徐元直这个熟悉县中事务的智囊辅贰,城中虽只有一千正规军,可守城器械充足,即便太平道有十万大军围城,想必亦可支撑到郭斌回援。
而管亥本便是伏龙山庄最早的一批住户之一,曾为了庄中众人的生计,多方搜集粮食,方遇到了郭斌,是郭斌的家奴。而且他武艺高强,更是常与赵云共同训练士卒,所以由他在伏龙山庄坐镇,想必亦是可以服众的。
伏龙山庄本是郭斌崛起之地,庄中人口过万,青壮超过五千,个个身强体壮,人人挽得强弓,兼且每日晨跑练枪,枪法娴熟,轮流进山打猎的传统亦从未放下。故此,这五千青壮都是见过血的精锐,其战斗力较之一般朝廷正规军有过之而无不及,而装备之精良,则是直逼羽林精锐。
故虽然只有五百半脱产的士兵,伏龙山庄却是最不用担心的。伏龙山庄之固,仿若金汤。
将家中一切安顿好了,郭斌一行一百多人骑着战马往京城驰去。此去威势,较之郭斌初次进京时却是天差地别。高头大马,前呼后拥,飒沓风流。
然而,一路上但见流民遍野,与奋发向上的阳翟县相比,仿佛进入了末世。流民一个个饿的皮包骨头,精神上更是浑浑噩噩,竟不知生死,只将众人看得心惊胆战:这可都是太平道的兵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