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筠松能够一直活到现在,单不说他修行怎样,至少他心中也是渴望长生的。
毕竟他为了长生付出的代价也是极大。
如果让我拿记忆的不完整以及终日待在青铜棺材当中来换取长生的话,我想我是不愿意的。
我一直向着山顶跑去,当我一路跑到山顶的时候,后背已经湿透了。
相比于我的狼狈,赵无极等人却是好了许多,他们的神色几乎没有太大变化,即便是龙十三,也只是呼吸急促罢了。
我来不及苦笑,直接从山顶向着四方看去。
我所在的山顶,可以说是四周数座山峰的最高峰,我在这里正好能够一览四方而无余,我所看到的场景,也进一步印证了我心中的猜想。
在弯背老六家的时候,我可谓是饱览群书,当时在一个陈旧的箱子里面,有一本手札,我记得是明朝中期,一个自称得到刘伯温真传的姓吴的方外人士所写。
这位吴姓的方外人士原先在朝廷当官,凭借着自己堪舆之能,倒也混出了一番名堂,只是后来他算到自己命中有一官劫,遂辞官云游四方。
要说这个人倒也奇特,偏好于各种连环风水局,他手札中所记载的风水局,无一例外均为剑走偏锋之作,其中不少风水局成立的条件极为苛刻。
其中有这么一种风水局,名为“九莲供生,一朝化仙”,意思是埋葬在这个地方,只需一天的时间,凭借天地之莲供养,便可功德圆满,得道成仙。但这个风水局需要在极阴之地,四周环绕九处湖泊,湖泊中央环抱着一处陆地,这九处湖泊彼此之间还要有所联系,而能够得道成仙之人,也需要是极阴之女方可。
对此,我倒也谈不上信与不信,只是觉得若真有这种地方,我娘怕是早就成仙了,毕竟我娘似乎就是极阴之女,而以我爹杨当国的本事,真有这种地方,他不可能不知。
所以当初我对于这位吴姓之人的手札也只是粗略的看了一遍,并未深究,谁曾想,今日这崖洞所在之地,竟让我看到了他手札中所记载的一处绝地,所谓“蛟蛇濒死,一龙升天”之局。
之所以称之为蛟蛇,是因为大蛇渡劫本要化为蛟龙,但因劫数所至,化龙注定失败,故而非蛇非龙,活不过三载。
那本手札上对此风水局如是记载:劫数至,命理终,瞒天地,借乾坤,撼阴阳,逆生死。意思是本因命中劫数所致,蛟蛇化龙失败,将溃散于天地之间,但因特殊地势汇聚龙气,且有瞒天欺地之能,蛟蛇藏于此地吞吐万年龙气,龙气灌体,化龙升天,此龙虽非真龙,但也超脱生死之外,天虽不愿,也只能低头认可。
原先我对于这个地势也是抱着看看就好的态度,但现在,我眼睛所看到的场景真切的告诉我,这个风水局,是真实存在的。
以传说中杨筠松埋葬的那座山峰为中心,向着四周辐射而去,首当其冲的就是环绕一层的山脉。
在这些山脉的上方,也就是北方所在之地,是一片平原,山脉的西方,南方所在之地也是一片广阔的平原。山脉的西方,地势不一,但一眼望去,首先看到的就是一条弯曲的河流,在河流靠近山脉的地方,有着两道分支,这两道分支,仔细看去,形如龙头两角。
在山脉的东方大地,则是一片汪洋大海,海水走势凶猛,分叉五支,各支又衍生分支,且随着地势的起伏,从此地看去,这汪洋之海,当具拔天之势!
“怎么样?看出来点什么了吗?”
就在我看着风水局入迷之时,赵无极已经站在了我的身边,他的目光依旧平静的看着我。
倘若不是此刻我心中宛若惊涛骇浪一般,情绪也激动无比,我应当能够看出赵无极眼神中的一抹复杂。
“杨筠松当年就是靠此地渡过死劫,一直存活于今的。你看此地西侧,河流蜿蜒,来势虽凶,但奈何地势所迫,河流呈现萎靡之势,加之河流首位多出分叉两支,虽可苟延残喘,但已无任何威势,形容,蛟蛇头生龙角,但无力回天!而在蛟蛇之上,有一正在开采的矿石,蛟蛇属火,其北方有金,南方有土,在风水局势之上,乃是金土克火之局,大凶!光看此局,此蛟蛇必死!”我看着赵无极说道。
“继续。”赵无极道。
“此地四周山脉环绕,河流入其内交汇而过,虽杂乱无章,但均流过前方山脉,水气者,龙气也,故此山为龙气汇聚之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