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变法派的大臣们,蔡确手下的官员早已得到消息,所以,他们的意见比较统一。章敦和蔡京手下的官员之间的意见就多少有些分歧。在这里,他们又不好直白问这二人的意见,所以,只好等着他们二人发表意见之后,在考虑是不是参与其中。
一个时辰之后,大殿上的文官们都看完了奏折和信,如今东西又传递到了狄咏的手中。这也是宋神宗给予他的一个优待,毕竟无端端被突然软禁了起来,任何人都会在心中扎一根刺。
“既然都看完了,都说说自己的意见吧!”不过,宋神宗当然不会听取武官们的意见,他率先打破了沉默。
“陛下,万万不可啊!”这一回郑侠并没有傻得去当这个急先锋,国子监博士李宜之急忙跳出来进言道。
这个李宜之就是乌台诗案中,三个最初弹劾苏轼的官员之一,另外两个是何正臣和李定。
因为和蔡道的冲突,让宋神宗看出了何正臣这个人的本性和他名字完全没有联系,但是顾忌到他和宋仁宗的关系。后来,蔡道离京的时候,宋神宗也曾经暗示过何正臣,让他识趣地自己上书致仕。可是,何正臣贪恋权势,不肯就范,所以,宋神宗将之左迁到了南方。
而李定就没有那么幸运了,这位又是一个王安石看错了的、人品低劣的小人,被贬到了岭南。
宋神宗看了一眼这个保守派的急先锋,一下子没有认出来,还是石得一机灵,暗中提醒道:“官家,这是国子博士李宜之,也是乌台诗案中率先弹劾苏轼的三人之一。”
“哦!”国子监博士,有不少人担任这个职位,宋神宗一下子没有认出来,实属正常,可是,居然把这个带歪楼的家伙漏过去了,实属不应该啊!
“听清楚了,朕问的是你们的意见!反对的人,要说出为什么要反对,以及你对于解决‘谷贱伤农’问题的办法;赞成的人,也要提出自己对这个计划的建议。”宋神宗这话说得就有一些不讲理了,可谁让他是皇帝呢?
其实,宋神宗手中还有一页蔡道所写的信并未传递下去,这页纸中所写的东西太过于惊人,他也拿不定主意,所以,才没有将全部的信给传下去。
在信中,
首先,提到了欧阳修的朋党论,这是这位大文豪当初写给宋仁宗的,‘用君子之真朋,退小人之伪朋’。可就是这篇文章给当时的变法派首领范仲淹带来了覆灭性的影响。
在皇帝看来,谁是君子之党,谁是小人之党,你们自己说了不算,这得由皇帝自己来界定。而且公然在皇帝面前结党,那不是找死吗?
范仲淹晚年一直颠沛流离,没有在任何一个地方任职很久的,有后世的人说是保守派害怕他做出成绩,在被调任会京,可在蔡道看来,这完全是宋仁宗对于范仲淹这个所谓的‘君子党’首领的一种惩罚。看看还有哪个大臣以后敢于公然结党。
接着,就提到了大名鼎鼎的洛阳耆英会,十三位大臣,年龄最小的就是司马光,而富弼和文彦博是其中的翘楚人物。蔡道并没有说这个洛阳耆英会就是结党,可是,王安石变法的时候,就是这些人勾连在一起,大力发对变法。更为重要的是,这些人都是出身北方,和那些文臣世家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最后,蔡道在心中特意指出,自己所指定的计划,一定会遭到保守派,也就是洛阳耆英会中唯一在朝中担任重要职务的司马光,以及大多数出身北方文官的阻挠,因为这些人的家族或者姻亲本身就是大地主、大粮商。这个计划如果实施起来的话,虽然会缓解粮食丰收给百姓带来的苦楚,但是却无异于是...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