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时候,被保守派的官员和地方小吏们一层层的搜刮,很多都被贱卖给了去年因为蔡道插手,而蒙受了巨大损失的大粮商们。
结果就是,救灾的大锅中一直都煮着发出糜烂腐败的救灾粮食,可流离失所的百姓还是死了很多,而那些因为蝗灾失去土地的幸存下来的百姓都是一些身体强壮的汉子,他们最后俱被招入厢军当中。
这就是大宋文官处理流民时惯用的方法。
老手段,老方法,却异常的好用。
河北诸路也有变法派低级官员,不过大多不是主官而已,他们对这些人的手段了然于心,只是将情况详细地上报给了自己的‘老板’,就在一旁冷眼旁观。朝中的大臣们也自然是知晓这件事的,包括喜欢装糊涂的‘三旨宰相’王珪也十分清楚。
掌握着皇城司的石得一,虽然对地方上的监控没那么严,也同样是知道这个情况的。可是,不论是忠心耿耿的是石得一,还是什么都依从宋神宗的王珪,这一次都对郑侠以及河北诸路的官员的所作所为三缄其口,仅仅就只瞒着宋神宗一个人而已。
原因非常一致,石得一和所有大臣也都不希望在自己任内,再有任何大规模的流民进入京畿地区,所以,俱都冷眼旁观郑侠以及所有河北诸路官员们拙劣而丑陋的表演。
蔡道知道这件事吗?
自然是知道,他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
他虽然也痛惜河北诸路的无辜老百姓们的遭遇,可也是爱莫能助了。如今的他,已经失去了向宋神宗上奏折的权利。再说,他对于宋神宗已经彻底的失望了。即便身边有曾巩这样的重臣在,蔡道也不想再去管这种事情。他还想让这位大文豪多活几年,最起码在被人贬出汴梁城之前,在帮衬自己几年的时间。
说到底,天南地北的百姓,那都是他赵宋治下的子民,和蔡道有没有任何的关系。蔡道穿不穿越过来,这些该死的百姓还是要死。皇上被蒙在了鼓里,文武百官不急,石得一这个大太监也不急,他一个七岁的孩童着什么急呢?
自从被掳夺走身上唯一的官职之后,蔡道就已经变得心灰意冷了。
也就是从那时起,他就已经下定决心,只要宋神宗还在位,只要不是仙游县、夷洲岛和水泊梁山出问题,他对任何事情都是三缄其口。
天下百姓受苦的多了去了,又不是河北诸路一地的百姓们在受苦,天有不测风云,大宋的疆域之内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各种的灾祸,只不过是没有像河北诸路这么集中罢了。
起码来说,因为蔡道的原因,中原地方的老百姓基本上都能吃上几顿饱饭了,没有在青黄不接的时候,继续再饿着肚子在地里干活。
大部分底层百姓的生活也逐渐在变好,而且,在这元丰年的最后三年中,中原地区迎来了宋真宗引进占城稻之后和宋仁宗息事养民四十年之后,大宋国迎来了第三次人口大爆发。
蔡道刚从周边的百姓家里就能够感受到民众的喜悦,这三年中,几乎家家户户都有人生孩子。
因为他的几个举措,已经活民无数,蔡道又有什么好沮丧的呢?
郑侠连续两次出师不利,他在官员和士绅中的声望反而大增,可官中侠的名号却在畿内地区和河北诸路,这两处大的地区百姓们的心中,成为了一个彻彻底底的笑料。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一次,民众自发的传颂着一首童谣。
侠之大者是硕鼠,为国为官不为民。
蔡道没有想到但是,郑侠他人没有在汴梁城,却也给他找了点麻烦。(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