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此节之前,我们所谈论的均是使人们成为朋友的各种因素,但事实是,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能获得关系良好的朋友,有时候,两个人是否能够成为朋友,还涉及到个体的自尊与自我妨碍,如果在这两方面处理不好,即使双方符合成为朋友的条件,同样也不会相互吸引。
因此,接下来我们首先讨论的是自尊抱持。
富兰克林说过,“彼此的自尊,是人际交往的底线”,在交往中,自尊的抱持,不管是对自己,还是他人,都有重要意义。
何谓自尊,在心理学上,自尊是人的自我概念中与情绪有关的内容,它指一个人如何肯定与赞扬自己,是自我评价的重要维度。通俗地说,自尊即自我尊重。自尊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它首先表现为自我尊重和自我爱护,其次还包含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期望。
人际交往要在维护自尊的前提下进行。只有在自尊的前提下,才能与其他人对等的发表言论,充分自主地发挥自己想要发挥的作用,保证独立自主;只有自我尊重,才能做到在人际交往中发乎情止乎礼义,做到有节制地发言,有礼仪地与他人交往。
比如孟子游说诸国,面对高高在上的君主却丝毫没有畏惧,他直抒胸臆,为民请命,顺利达成与王者的平等交流,敢于直白王者的是非功过。孟子的这种不畏强权的“浩然之气”,就是在强烈自尊下所衍生出来的。
人际交往中要保持自尊,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要自己善待自己、看重自己。只有自己看重自己,才能使自己和他人站同一个高度进行平等的对话,进而更好地达到人际的顺利交往。
一个新闻系的毕业生正急于寻找工作。一天,他来到了某报社,对总编辑说:“请问你们这里需要编辑吗?”总编辑回答说:“不需要!”该学生又问:“那么你们需要记者吗?”编辑回答:“不需要!”学生又说:“那么排字工人、校对呢?”编辑很不耐烦地说:“不需要,我们现在什么空缺也没有了。”学生不慌不忙地说:“那你们一定需要这个了。”边说边从公文包中拿出一块精致的小牌子,牌子上写着“满额,暂不雇用”。总编辑看了看牌子,微笑着点点头,说:“如果你愿意的话,可以到我们的广告部工作。”
人际交往中最怕的就是丧失自尊。一般大学生刚毕业都会经历一个艰难的求职阶段,在这种情况下,很多人的自尊心会受到损伤,怀疑自己的能力,悲观失望,越是这样,越会增加求职的困难。这个故事中的主人翁有高度的自尊,再三被拒绝之后还能如此淡定,这一点最终赢得了总编的赏识,获得了职位。可见,只有自我尊重,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当然,需要别人尊重的前提是,你必须值得别人去尊重。只有当知识水平相当时,才能更好的进行沟通。所以人际交往中需要不断完善自我,尽量与被交往人群达到相互理解的水平。
人际交往中的自尊必不可少,但也不能过分自尊,甚至以损伤他人的自尊来维护自我的自尊,这样不仅不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反而会招来他人的厌烦。
一位女大学生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在与人交往中,她最害怕的就是别人看轻自己。因此,凡是赞扬她的话,她就听得特别顺耳;可是若有人与她的看法不同,她就忍不住要挖苦对方。她一直认为自尊是最重要的,但近来却感觉同学们对她日渐疏远,过去几个知心的朋友也不搭理她了,为此她很是苦恼。
这位女大学生应该懂得,人际交往中的自我尊重虽然重要,但在自我尊重的同时也要维护他人的自尊。每个人都有自尊心,谁都不希望被挖苦和讽刺。维护他人的自尊,不仅是对他人的肯定与尊重,也是对自己的肯定与尊重。
有一次,富兰克林和一位年轻的助手一道外出办事。走到办公楼的出口时,看到一位妙龄女郎正在他们前面不远处走着。也许是走得太快,女郎脚下突然一个趔趄,身体失去了平衡,一下子就跌坐在地上。
助手见状,刚要跑上前去扶她一下,却被富兰克林一把拉住,并示意他暂时回避。原来富兰克林认识那位女郎,她是一位公司职员,平时很注重外在形象,总是把自己修饰得大方得体、光彩照人。如果走路摔了一跤这么尴尬的场景被人看到了,女郎一定会觉得不好意思。
于是,富兰克林和助手就折回到走廊的拐角处,悄悄地关注着那个女职员的动静。一会儿,那个女职员就站了起来,她环顾一下四周,发现没人,就掸去身上的尘土,恢复了常态,继续前行。
等那个女职员渐行渐远,助手有些疑惑不解地看着富兰克林,富兰克林淡淡一笑,反问道:年轻人,如果你不小心摔了一跤,你愿意让人看到自己那副倒霉的样子吗?
助手听后,顿时恍然大悟,对富兰克林更加敬重。
富兰克林的这一举动有效地维护了女职员的自尊,同时也赢得了助手的敬重与爱戴。所以说,尊重他人者必被他人所尊重。
在自尊自爱的基础上保证对他人的尊重,才能与他人更好的交流。相反,假若只是一味地过于抱持自己的自尊,而不关乎他人的自尊,那么,成为朋友或许刚开始可以,但长久一定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