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海根本不用走过来,人家陪着乡里的领导呢。
轮到他家,粮站的人自动就给评定成了“一等”,姜凝也看出了门道,威信摆在那里,粮站的人也不敢弄虚作假。
郑家的公粮验收特别快,很快就到了姜凝家。林秀英和姜凝在家里称好的稻谷,每袋100斤,到了粮站的秤上只有80斤不到
——林秀英脸色不好看,也没说啥。
姜凝也看出了其中的猫腻,但她没说啥,难道能跳出来揭穿吗?那样的话不好过的只有他家,这些检查的人半点也受不了伤。
天下乌鸦一般黑。
“这也是我家的。”
顾易妈随口说了句,神情淡淡。
粮站的人看着单子一头雾水。
户主姓姜,跟郑家八竿子打不着,能是一家的?
不过顾易妈睁眼说瞎话,粮站的人也没法指认,只好捏鼻子认下了,把姜凝家的粮验收完,没有短斤少两,记了个二等粮。
即使这样,林秀英也很高兴了!
“嫂子,你这一开口,省了不少麻烦。”
顾易妈仗着的当然是她爹郑远海的面子,交公粮要让粮站的人沾点利益,谁不心知肚明?郑远海再厉害,也不可能让胜利村的人都不受粮站折腾。
但因为郑元海说话硬气,胜利村的人是受折腾最少的,100斤稻谷咋说也能称出80斤,换了其他村子来交公粮,先不说给你评定成几等粮,家里称好的100斤稻谷,到粮站能有70斤就算好了。
这些污糟事儿就是往后五十年也没法断绝,不管是农村还是城市,关系永远撇不清,类似的潜规则也永远存在某个角落。
姜凝是有道德观的,但她不是圣人,见到不公正的事就要跳出来说一说二
——这是热血漫的人物,不是现实,现实哪来那么多正义。
顾易妈交了粮暂时不回去,她家几个男人这几天都要在粮站帮忙,姜凝就和林秀英先走了。半路上林秀英就憋不住,不加掩饰地提醒女儿,
“小凝,你别嫌娘多事管你,处对象这事儿不着急,你还小着,考大学要紧,顾易那孩子是不错,不过交往也得等高考完再说…”
姜凝憋不住笑了。
“娘,你寻思啥呢,我跟顾易哥真是清白的,不是你想象的那种关系,就普通朋友。”
林秀英却不信。
“你瞧瞧顾易他娘那个态度,把你当未来儿媳妇看了,她爹郑书记是有面子,面子也不是随处卖的…”
姓郑的都能轮到,但不该轮到姓姜的。
林秀英心里明白着,顾易家对姜凝啥态度,顾易对姜凝啥态度,她看的清清楚楚。
原先姜凝被姜茹衬得不起眼,在家非挨打即挨骂,一脱离姜家,她整个人就发光了,桃花也开了好几朵。
不管在哪,姜凝发现她都逃脱不了被“见家长”的命运。
为什么家长都觉得女孩考个好学校就是嫁人的最大资本,一切都是为了嫁好人家?
现在明明是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年代,而不是后世家暴,婚姻破裂,各种案子并行还要鼓励女性生三胎的年代。
搞事业它不香吗?女人不比男的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