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须说,雍正的求助举动很傻很天真!
傻,因为他忘了,自己不再是皇阿玛在上,必须要夹着尾巴做人的太子。他是皇上,就算按照八旗议政的祖制,当初的努尔哈赤因为实力最强隐隐已经成了八旗共主。是他命两个儿子与其他的几位旗主贝勒共商大事。而所谓的大事,是如何完成他老人家的计划。
套用现在的说法,他是董事会主席,那八位也好,包括后来的六位、乃至议政王大臣会议的不定数,都算部门经理,最多挂上董事会成员的名头!
商量是给你脸呢,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信不信连你吃饭的家伙都敲了?即便给你个面子举手表决一下,一人当万夫,股份也能压死你!
成为皇上的胤礽,不敢或不愿发作雷霆之怒,又选择性遗忘了儿子,不指望丰台大营,拂袖而去又如何?先来一句从长计议,转而下令天下兵马非谕旨不得调动,甭管现在保泰或这帮铁帽子如何曲解意思,回去点齐了“心腹”兵马,就跟如今的丰台大营押阵一样,钢刀及颈,谁敢不签城下之盟?
该动手表现强权的时候,反倒斗嘴!输了还要找帮手,除了一个傻字还真没有其他更适合的形容!
至于天真,则专指他的求助对象!
先说张廷玉,熊赐履二位。张廷玉的信条是“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熊赐履更是他的师傅!本性里就不是多嘴的人,更何况话涉“祖制”,身为汉臣,对国族的祖制指手画脚铁定被人淬一脸,君子行而又分,他们不敢说!
其二是不愿说。
读书人最重三件事:养育之情,教导之名,知遇之恩。养育需报之以“孝”,教导需应之以“敬”,知遇需回之以“尊”。
以这三种情感来衡量胤礽,两位只剩下摇头!
为子当尽孝,孝道的及至,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是身体肤发受之父母,珍之重之,不敢损伤。故有千古一问:人之异于禽兽者几希?忠臣孝子!
这位呢?除了让皇上操碎了心,从做病到驾崩,分明是罪魁祸首,不客气的讲,在这二位心里,太子这逆子早已钉在道德的耻辱柱上!
师者,韩语说得清楚:传道授业解惑者也,教给你安身立命,甚至孓立朝堂的本领,自然需要亲近敬重。
太子由圣祖康熙亲自教导不说,更遍请名士大儒持师礼教导,皇上的本意是期许大清江山万年昌盛,其情正可比拟那句“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但太子所为——扶不起的阿斗!
至于报偿知遇之恩,唯有那句“君以国士待我,我必以国士报之”的话。就像当初熊赐履明知追缴亏空肯定不利,却注定要求背黑锅。就像这两位被康熙简拔,圣祖大行,他们依旧要扶持太子登基,这是拳拳以报呢!
反过来看太子,他前一阵儿最热衷的是排除异己。成立办理军机处,把索额图安在那儿领办了,却把这二位排除在外,读书人呢,不光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君子气,还有了却“君王天下事,但留生前身后名”的名利心,太子直接给人来个断根,这让二位情何以堪?
先贤说了:达泽兼济天下,穷则自善其身!当某家稀罕与这逆臣贼子为伍?不愿说!
再说佟国维,挑起祖制的话题就是他,没想到跳出来搭顺风车的还能喧宾夺主,这一会儿他是矛盾的,既有巴不得太子有求的,还最好是一只脚迈出了悬崖边,雪中送炭温暖人心,才好称心如意。又担心这八王议政来势汹汹,佟家到最后偷鸡不成蚀把米!
三个闷口葫芦让雍正极度失望也极度愤恨,怒火的冲击之下却又想左了,目光重又转到裕亲王福全身上——八王议政,他这皇上还有投票权,你这皇叔乃至整个皇族就彻底靠边了,他以为裕亲王会为刚才附和“祖制”而羞愧,并站出来以长辈的名义教训不知好歹的保泰!
可惜,他又错了。
从感情上讲,莫说裕亲王心里对胤礽腻歪,就算没有,儿子与侄子谁亲?即便按照胤礽的思路,汉书孝武李夫人传就有: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同样的道理可以衡量以利益量人者!
从评价儿子“长大了”,并放任他去太孙府要“檀香木”,在裕亲王心里,保泰早已不是那个“...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