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虞府。
虞世南正在书房研究在张记典当坊花了一万两银子买回来的那张羊皮,经过七八天的专研琢磨,虞世南查了大量的资料,却始终无法解答出什么,一时间也是有些泄气。
虞世南靠在椅子上,始终想不通。可就在这时,虞世南的贴身书童突然来到了他的房前,敲了敲虞世南的房门。
“虞老、虞老,不好了!”
虞世南一惊,连忙开门,见书童的手中拿着一张很大的宣纸,上边还写了不少的字,便问道。
“怎么了?大惊小怪的。”
那书童气喘吁吁的将手中的宣纸递给了虞世南。
“虞老,你还是先看看这个吧。”
虞世南接过书童手中的宣纸,皱了皱眉,然后看了起来。可越看,眉宇之间的惊讶之色便越足,看到最后居然不受控制的大喊了一声。
“好词啊!好词!”
说着,虞世南看向那十五六岁的书童,眼神中尽是激动之色。
“小于子,这《水调歌头》是你写的?”
那书童连忙摆手。
“虞老净开玩笑,我哪有那两下子啊。”
“那你是哪儿抄来的,难道是这次科举新进的状元?还是榜眼?这文采就算是我都无法比拟啊。”
书童听虞世南这么一说,一脸的得意之色,但马上变得神秘了起来。
“虞老,这《水调歌头》不是出自状元和榜眼之手。”
虞世南一惊。
“难道是探花?”
书童连忙摆手。
“不是,都不是,是出自一个厨子之手。”
虞世南一听,顿时脑袋忽悠一下,吓得一惊。
“什么?厨子?你是一大早拿我寻开心呢吗?什么厨子能写出这么好的词?什么厨子……厨子?等等。”
虞世南好像突然想到了什么。
“你这首词是不是从一个叫月醉楼的地方抄来的?”
这次该轮到那书童惊讶了,瞪着大眼睛点了点头。
“是啊、是啊,就是月醉楼,那个前段时间推出了风靡长安城的小笼包的地方。今天月醉楼开业,店面进行了全面的翻新,这首词就嵌在了月醉楼的门面上。”
“如今这月醉楼还没正式开门迎客呢,就已经成了整个长安城议论的焦点,我记得那里的厨子,也是写这首词的人,似乎叫……杨……”
虞世南无奈一笑。
“杨萧。”
“对,杨萧,怎么?虞老认识这人?”
虞世南一阵的苦笑,然后又仔细品读了一下这《水调歌头》。
“认识,那是个很神奇的年轻人,无论是魄力还是厨艺,都可以称得上是个天才,可没想到文学方面还有这么高的造诣,还真是小看了他。”
那书童显然也是个吃货,跟着虞世南显然也不愁吃喝。
“虞老,那杨萧作菜很好吃吗?”
虞世南摇了摇头,然后淡淡的道。
“我也不知道,没吃过。不过,庄家的大夫人你认识吧。”
那书童点了点头,因为虞世南跟庄家大夫人是友人,所以他们之间经常走动。
“那大夫人最近不是闹着要不行了吗?”
虞世南点了点头,然后笑着道。
“我这位老友也算前世积了不少的阴德,本来以为病入膏肓了,就算有千年野山参和血灵芝续命,怕是也活不过一年。”
“可现在病居然好了大半,气色也回归了本色,估计再有一段时间便可以痊愈了。”
书童闻言大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