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杜牧的《清明》非常适合现在的情景,细雨蒙蒙,说来也奇怪,之前两个月都未见一滴雨落下,今日清明竟有蒙蒙细雨绵绵落下,一点征兆都没有,昨日还艳阳高照。
这场细雨对经历旱灾的大唐百姓来说就是上天赐予的最大恩泽,这样的天气他们可是在梦里求过多少遍啊。
本对这种阴雨天气有些厌烦的林凡,今日却是满心欢喜,大清早就起来了,家里其他人也很早就起来,母亲起得最早,林凡起来时她已基本准备完祭品。
今年祭品丰厚多样,父亲看着两大筐箩的祭品心里乐呵呵的,祭品如何也说明了一个家庭的富裕情况,有些人家连一碗米饭都没有。
灶台冷冰冰的,没有一点炭火,自寒食节与清明节并拢后,清明这天也不能吃热食,往年都过习惯了,林凡并不觉得不适应。
父亲把两筐箩冷祭品搬上牛车,坐在老牛身上等待林凡等人上来,林凡和小雪早早就爬在车上等,母亲最后一个上来,爷爷没走,留在家看家。
牛车缓缓地在前面行驶,旺运在后面跑,它的速度比老牛还快,赶到老牛前面在草丛间嗅来嗅去也不知在嗅什么,多半是在玩,玩了一阵见老牛临近了赶紧又往前跑了几步,把老牛甩了几条大街后再继续玩耍。
清明扫墓是一件大事,家家户户在这天都要上坟祭祖,路上牛车辚辚,有的步行,有钱的人家乘坐的是马车,安阳里还没有,雅玉乡也就玉安里有一户人家每年祭祖都是马车随行。
里正的车也是牛车,不过比林家的牛车大一些,是两头牛拉的,小胖躺在宽敞的牛车上老远就朝林凡打招呼,林凡瞅了他车上一眼,真羡慕这胖子,一个人翘着二郎腿躺在牛车上比躺床上还舒服,嘴里还夹着一块鸡腿,里正这次为了祭祖算是下了血本,连鸡腿都有。
看他吃一口就偷偷瞅一眼前面的里正的样子,显然是在偷吃了,也不知是谁教的,祖宗没吃的东西一个小辈就先吃上,没大没小!
林凡鄙视的瞅了一眼就收回目光,他可不想让人知道小胖的行径是自己教的。
几乎每家每户的车上都有孩童相随,大人是借清明这个节日让孩子们知道以后该如何孝顺,这是一个重要的节日,大部分大户人家在这天并不会强留家里的丫鬟仆役过节,通常都会给他们两三天或者一天的假期回家祭祖。
前段时间雅玉乡被卖为奴的孩童基本都回了家,他们在父母身边叽叽喳喳说着在大户人家的生活,有快乐也有辛酸,当然,大人心里都清楚,辛酸居多,孩子多说快乐之事只是不想让大人难过。
很多母亲揽着自己儿女一路上都在说教,林家这边就没这回事,林凡和小雪都很乖巧懂事,大人不用怎么操心。
杜牧《清明》诗里的“路上行人欲断魂”的情景在这里看不见,周围都是热闹的景象,热闹中,林凡又看到了来...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