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郑侠好像是治平四年的进士,而且十分受王安石的看重,曾经做过一州的的参军,只是后来变法开始后,这个郑侠好像与其它人一样反对变法,导致他与王安石交恶,结果在任期结束回京,竟然被安排到京城的安上门做了一个监门的小官,据说是王安石看重郑侠的才能,所以想用这种办法逼他帮助自己变法,可惜郑侠却是硬骨头,一直反对新法,也正是因为这件事,所以郑侠在京城也有不小的名气。
想到上面这些,赵颜当下拿起这本带着画卷的奏折对旁边的内侍问道:“这本奏折带着画卷送来,可知是怎么回事?”
内侍是赵顼身边的老人,做事也十分的谨慎,特别是现在赵顼的心情不好,他也更加的小心,因此送来这些奏折时他就已经问清楚了,当下立刻开口回答道:“启禀陛下,这份奏折并不是通过阁门送进来的,而是通过银台司直接递上来的,据说是边城的急报!”
“哦?边城的急报?”赵顼听到这里更加的奇怪,郑侠明明是在京城安上门任职,哪怕边城出现什么紧急之事,也不可能由他写奏折上报,看来这其中肯定有什么古怪。
带着心中的疑问,赵顼终于打开了郑侠的奏折,结果不出他意料的是,这份奏折纵论新法过失,历数王安石变法之种种弊端,而且在奏折的最后面,郑侠还十分豪气的对赵顼说,若是停止新法,十日之内必有大雨,否则他愿领欺君之罪,请赵顼把他斩于宣德门外。
赵顼看到郑侠这封有些意气用事的奏折,脸上也不由露出几分苦笑,他对天命一说并不怎么相信,自然也不相信郑侠说停止新法就会下雨的话,甚至在他看来,郑侠简直就是被新法逼成了失心疯,竟然连这样的鬼话都说得出来。
不过还没等赵顼脸上的笑容落下,他的目光终于落到了郑侠献上来的画卷上,但是当他看到画卷上的内容时,却不禁脸色一僵,只见画卷上满是一个又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民,这些流民或手拄拐杖,或怀抱小儿,或背老携幼,虽然形状不一,但个个都是麻木困苦之色,而在这幅画卷的左侧,则写着《流民图》三个大字。
赵顼以前只听闻过流民的惨状,但却从来没有见过,可是今天通过郑侠的这幅流民图,他却是看到一个个形状凄惨的流民,另外他也知道,现实中的流民肯定比画卷上的这些流民凄惨百倍,一想到这些流民正是自己治的百姓,赵顼就感觉心如刀绞,他一心想做一个造福万民的好皇帝,可是却没想到自己治下的百姓竟然会变成流民。
看着面前这张流民图,赵顼也是一动不动,坐在那里久久没有开口,脑子中更是思绪万千,他这时十分希望赵颜能够在这里,这样他就可以把心中的苦水向他倾诉,可惜赵颜因为不愿呆在京城看着新法的施行,现在远在千里之外的广州,这让赵顼身边连个可以说话的人都没有。
晚上赵顼没有去任何一个妃子那里,而是独自把自己关在御书房内,时不时的拿起流民图看上几眼,整晚都没有睡觉,这时的他对于变法也更加的动摇,心中犹豫着是否要停止新法的施行,可是一想到这些年自己为新法所做出的努力,赵顼又感觉心有不甘。
最后在天快亮的时候,辗转反侧的赵顼索性再次坐到书桌前,然后亲笔给赵颜写了封信,他想听一听赵颜对这件事的意见,其实这只是赵顼给自己找的一个借口,因为赵颜一向都反对变法,他现在去问赵颜的意见,得到的肯定对新法的反对意见,到时他也更加有理由说服自己停止新法的施行。
只不过让赵顼万万没想到的是,就在他给赵颜发去这封信才三天,赵颜却忽然送来一封信,这让赵顼也有些奇怪,因为按照他的计算,就算是用飞鸽传书,那封信也不应该这么快就送到赵颜手中,更不可能这么快就有回信。
带着心中的疑惑,赵顼打开赵颜的信认真的阅读起来,刚开始看到信上的内容时,赵顼脸上立刻露出狂喜之色,甚至有些激动的热泪盈眶,因为他感觉在这种关键时刻,还是自己的亲弟弟靠得住,不过当他看到下面的内容时,却是不禁怒火万丈,当即大声吩咐道:“来人,召集众臣议事!”(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