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
对于李自成来说,是非成败转送空这句话用在他身上,再恰当不过。
拿下燕京,眼看就要成为天下共主,建立万世基业,转眼之间却又变回了四处流窜的下场。
望着滚滚东去的江流,李自成在山神庙前徘徊良久,暗暗叹息。
他问跟在身边的侍卫队长农大年道:“秦牧答应的粮草运来了多少?”
“回皇上,运上大别山的已经有两万石,加上咱们原有一些,足够支撑十天半个月的了。”
秦牧没有食言,他派佥事赵寒去来商议合击清军,建议李自成暂时退入蕲水、黄梅之间的大别山南麓,与秦军隔江而据,守望相助。而秦军愿意给大顺军无偿提供一些粮草与武器补给。
大别山西邻武昌,南望湖广,东下可取安庆,往东北可兵进庐州(合肥)、淮南。是中华腹地的战略要冲。
秦牧让李自成退入大别山,不但有合作诚意,而且用心良苦。
但李自成并不领情,他觉得大别山虽然可作为军事要冲,但却不适合作为根基之地经营。
一般而言,适合做为根基之地的要象关中那样,四面要塞,利于防守,中间平坦,利于耕作生产。
而大别山刚好相反,四面平坦,中间群山耸立。
四面虽然都适合耕作,但你根本守不住耕作成果。也就是说大别山根本不适合作为根基之地。
如果是将大别山作为进军江汉平原、江淮平原的桥头堡倒是很适合。
因此李自成虽然被迫退上了大别山,在山上立起了大大小小上百座防御营寨。但他并没有打消南下湖广的想法。
这次亲自带小股亲兵来长江边察看情况,就是为横渡长江作准备。
“咱们建造了多少船只?”
农大年为之愕然,脱口答道:“上山时,皇上不是问过了吗?”
“朕问过了?”
“是的皇上,方才微臣已经回答皇上,咱们已经建造了两百来艘船。”
李自成有些恍然,心中暗暗叹息,自己今年不过三十九岁。并不算老,记性怎么如此差了?以前自己的记性非常好,虽然戎马倥偬,但手下上报的粮草数目,每天招募士兵的数量,甚至军中总旗以上的人名,就算隔了几年再见。也能一口叫出来。
如今这是怎么了?忘性怎么这般大了呢?想到这里,一种很不吉利的预感猛然冒上心头,使他不禁心头一颤:难道老天真的要亡我了吗?
一时间,他背上汗津津的,不敢再继续胡思乱想。连忙解释道:“大概是这些天没有睡好,太累了。”
确实。李自成发髻散乱,胡须如虬,风尘仆仆,神色憔悴,加上一只眼蒙着黑眼罩。看上去哪有半点皇帝的样子,倒象个四处逃窜的土匪。
“皇上。吴三桂攻山受挫,已经退去,皇上大可不必担心,等咱们在大别山稳住了脚根,再北上奔取中原又有何不可。”农大年本来想说咱们当初还不是这样流动作战,现在重来一次又如何,但终究是没敢说出来。
李自成心头一阵发苦,现在面对的已不是那个糜烂的大明了,想象当初一样重新来过谈何容易。
更重要的是,当初没有称帝,败了就败了,重新来过就是了,
但如今称帝了,却遭遇如此惨败,被别人撵得四处逃窜,谁还相信你是真龙天子?
正所谓站得越高,摔得越狠。
就象一个人登山,你没有登上顶峰时,从半山腰滚下去,还有机会重新来过;
一但你登上了顶峰,要嘛你站稳了,举头红日白云低,五湖四海皆一望。
要是你没站稳,从顶峰摔下去就是万丈深渊.....
看吧,当初败得再惨,都还有人来投奔,现在哪里还有一个人来投奔,倒是满朝文武已经快逃光了。
尤...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