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快速的开班子会,让已经搁浅的米厂计划重新启动。
一个个人都能干起来,有国家拨款,还有现成的海量库存水稻的粮库,怎么也比个人强吧。
于是,在薛郎忙碌的时候,粮库米厂的选址,设备的购买进入了实施阶段,一个规模超过薛郎米厂最少五倍的米厂将会在俩月后轰鸣起来。
三天后,崔颖在几个超市里搜集的信息显示,他们的大米质量虽然比不上高档次的大米,但在中档大米里,价格适中,质量却要好,市场占有率目前虽然还看不出,但随着时间推移,占领中档次大米的市场不会有问题。
进军超市,除了缴纳相关费用,不用跟那些各部门的打交道,这也省去了很多的麻烦,价格虽然低了点,但没有了乱七八糟的运作费用,薄利多销,也是做大的良策。
连续半个月,薛郎没有出去,不时跟雪凤和白小归商量研究巩固厂子,扩大经营的思路。
邢远此时已经是一个主管安全,兼任生产副厂长的重要核心人员,今天不忙,也参与到了这个小会当中。
只有四个人的会议上,薛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根据崔颖反馈的信息来看,咱们的大米加工工艺和米质都不差,价格是不是定的低了?”
雪凤摇了下头说道:“这个价格适中,咱们的粮源是不错,可不是优质的水稻,太杂乱,什么品种都有,就影响了米质,只能走中档市场。”
白小归接过话头说道:“崔颖跟雪凤亲自谈的供销合同,在那之前,她们调查了卖场的大米,咱们的米光泽不差,达不到免淘洗,也不是陈粮,这是优势,就是米粒大小不一,吃水不能一个标准,导致统一标准的水量,做出的米硬软不一,影响了价格。”
白小归的解释让薛郎明白了。
他们收的是农户手里的余粮,米粒饱满自然差不了,但品种却杂乱,导致米粒看着不均匀,大小不一。
占领不了高端市场,那米业就只能薄利多销,一旦某个环节出问题,那利润就堪忧了。
雪凤也在琢磨这事,但统一粮源,这不是小工程,农户,你怎么可能完全限制住他们购粮种的渠道?
薛郎却灵光一闪。
既然没法统一,那自己种就是了。
他刚说出这个想法,雪凤摇了摇头说道:“我们厂子的规模几千亩地不够用,一亩地的成本四百多,上万亩的稻田,光是成本就不是我们能负担的,所以,这个办法是好,却不是今年能实施的。”
“也是……”
薛郎知道那不是三两千万的小数字,知道短时间实施不了。
白小归和邢远他们早就跟雪凤商量过这事,所以也知道那不太现实,解决粮源也不是一撮而就的事情。于是,都没接茬,屋子里也一下子沉闷了。
薛郎大脑急转,看了眼白小归,他突然眼前一亮,说道:“小龟,你父亲不是场长吗?他不就可以统一粮种吗?”
“我爸?”
白小归一愣,紧接着摇头道:“我爸是老铁道兵,原则性相当强,这事不好弄,我也想过,没敢跟我爸提,他会骂我的。”
雪凤在薛郎说完,眼前一亮,琢磨着,在白小归话音刚落,微笑着接过来说道:“薛郎的办法可行,小归,你父亲这么做也不会有牟利的嫌疑。”
几人不解的看着雪凤,不知道怎么能够实施。
雪凤整理了下思路,说道:“优质的大米价格相差不是三毛五毛一斤,差了将近一元,有的高消费区域的卖场差的不止一元,也就是说,利润比现在的高得多。”
“我们可以这样,先让小归跟他爸通气,我们再跟农场签订收购合同,不论粮价上涨多少,我们的价格都适度上调。”
“这样,粮种统一,具有代表性的水稻和大米不但能打出这的名气,农户种植的积极性也高,销售也有保障,这是个双赢策略,小归的爸爸还能有政绩。”
随着雪凤说着,大家的眼睛慢慢的亮了。
的确,这是个好办法,不用投资,只是一个承诺,到了秋天就可以解决粮源的问题了,也不会让小归的父亲为难,还会乐意促成这事。
小归琢磨了下也觉的是好办法。这样一旦成功,那整个农场都会在明年推行统一粮种的方案,到时候不就不用为粮源犯愁了吗?
薛郎却没太多去想这事的成功率,他这会满脑子都在琢磨,雪凤怎么看怎么就是一个成熟的企业家出身,起码是经历过大公司的管理锻炼,要不,一些政策啊,经营思路啊,未雨绸缪的眼光啊,都不是一个姑娘家该拥有的。
正走思琢磨呢,雪凤的手机突然震动起来。
雪凤能联系的人非常少,薛郎和白小归是知道的,听到震动,都看向雪凤,知道应该是崔颖打来的电话。
果然,雪凤一接通,薛郎就听到了崔颖的声音。
“雪凤,家里生产是不是没把严?这的大米出问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