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二天,一场寒潮不期而至。 大雪纷飞,整个雷江银装素裹,全城缟素。
当国庆开着吉普车送于心远到达雷江城区时,现雷江已是水泄不通。很多雷江百姓,扶老携幼,胸佩白花,排着队,迈着沉重的步伐,从四面八方,向雷江中学走去,不用问,他们是去告别鲁思侠。
天寒地冻,雪花飘飘。但鲁思侠宿舍前,他亲手种的那一片腊梅却竞相开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绿的如翠。他的学生们,含着热泪,采来一支支梅花,放在鲁思侠的遗体旁。整个灵堂里,弥散着腊梅清冷的沁人芬芳。
灵堂中间是鲁思侠的大幅画像,嘴角含笑,双目有神,依然那么儒雅、谦和。上方是黑色的横幅:“沉痛悼念鲁思侠同志”。左右是一副挽联,上联是:“一生耕耘,音容宛在,雪动哀情,流水夕阳千古念”,下联是:“两代忠烈,德业长存,梅含悲意,春花秋实万人思”。
于心远认得出来,这是了因师太的行书笔墨,但字体没有了过去的飘逸俊秀,有几分散乱,可以看得出来,一个母亲老年丧子的心痛。
鲁思侠安卧在梅花丛中。穿着他那件海军蓝中山服,神态平静安详,如同熟睡。
旁边有一男两女,三个十二三岁的孩子,披麻戴孝,站在一边哭泣。鲁思侠终身未婚,这几个为他守孝的,应该就是鲁思侠给于第二次生命的孩子。
随着缓缓地人流,于心远来到鲁思侠身边,他很想冲过去,抱着鲁思侠的遗体,嚎啕大哭,但他忍住了,他不想破坏这样肃穆庄重的气氛。
他只是对着他的兄长,一鞠躬、再鞠躬。
一旁县领导都知道于心远和鲁思侠非同寻常的关系。有人走过来,轻声安慰他,并把他搀到一旁。
于心远执意不肯离开灵堂,县领导也不勉强,为他找一把椅子,于心远就坐在灵堂,看着人流鱼贯而入,又鱼贯而出。这些人中,正值盛年的,是鲁思侠的同事朋友;青春少年的,是他的学生们;老态龙钟的,很多是他父母的街坊和朋友,还是很多千里迢迢赶来的,他曾经教过的学生。
花圈灵堂里早已摆不下了,就摆在学校操场,操场也容不下了,就沿着吊唁人流,摆在道路两边。
人们就沿着这个花圈围成的走廊,缓缓地进出着。
2
上灯了,人流也渐渐稀少了一些。县领导想请于心远去宾馆休息,可于心远执意留在灵堂,他一定要为鲁思侠守灵。
哀乐低回,梅花幽香,于心远心里一阵阵酸痛。
晚上前来吊唁的人少了,现场留下的,就是鲁思侠治丧委员会的一些成员,大家都在轻言细语地相互交谈着,商量着明天的葬礼该如何进行,由于侦办“2.15”案件缘故,很多人于心远都很面熟,其中,最熟悉的,就是方正武。
方正武也是两眼通红,不知道是因为痛哭的原因,还是因为熬夜的原因。
方正武也看到了于心远,他知道这是鲁思侠最值得信任的朋友,于是就走过来,想听听他对鲁...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